來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2123622102977295&wfr=spider&for=pc
塑料垃圾對我們的海洋,、海洋生物,、以及人類健康具有破壞性影響,一些科學家警告稱,,到 2050 年,,海洋中塑料的數量將超過魚類。近日,,國際海事組織(IMO)發(fā)布支持各國建立港口接收設施以接收船舶的海洋塑料垃圾的新指南,。
圖源:IMO
該指南由GloLitter伙伴關系(GLP)計劃團隊制定,這是為建立塑料垃圾港口接收設施進行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的指導文件,。
該文件概述了港口接收設施的運營成本,,以及此類設施可以產生的收入。它提供了有關對船上產生的塑料廢物(包括漁具)的港口接收設施進行經濟評估和技術可行性研究的工具和指南,。文件中使用世界各地不同港口的廢物接收設施進行案例研究,,以說明相關的收入和支出流向。
港口需要通過收取直接和/或間接費用,,以及銷售從廢物中提取的產品來支付收集和處理從船舶接收的廢物所產生的費用,。在船舶停靠有限的較小港口,,所有船舶都必須承擔提供接待設施的費用,,包括那些實際上沒有使用這些設施的船舶。大型港口的接收設施全天候待命,,以確保需要排污的船舶不會受到不當延誤,。
國際海事組織正在采取行動解決船舶產生的海洋塑料垃圾問題。2021 年,,IMO海洋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MEPC) 通過了解決船舶海洋塑料垃圾的戰(zhàn)略,,其目標是到 2025 年實現船舶向海洋排放零塑料廢物。
GloLitter伙伴關系(GLP)計劃是 IMO 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 (FAO) 的合作項目,,該計劃協(xié)助發(fā)展中國家在海運和漁業(yè)部門防止和減少海洋垃圾,,特別是塑料海洋垃圾,,并確定減少漁業(yè)和海運部門使用塑料的機會。
GLP旨在通過關注IMO解決船舶海洋塑料垃圾行動計劃中確定的一些領域以及糧農組織確定的補充行動來實現其目標,,包括支持糧農組織的漁具標識自愿準則 (VGMFG),。該計劃通過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機制和加強區(qū)域合作,擴大政府和港口管理能力,,并在國家層面推動法律,、政策和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