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際環(huán)境資訊中心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微塑料竟然無處不在,不止上至圣母峰,,下至馬里亞納海溝,,甚至地球對流層的高處也有,而且風速能將它們散播到遙遠的地方,。
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微塑料顆粒小到足以讓人類吸入,,是一類進入體內范圍廣泛,,危害表現(xiàn)不顯著的污染物。吸入或攝入微塑料可能改變人體肺部和胃腸道內的微生物結構,,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連鎖反應,。
法國高山測的微塑料,多來自北美北非
微塑料目前已陸續(xù)在陸地,、水中和空氣中檢出,,小于5公厘的微塑料碎片,可能來自包裝,、服裝,、車輛和其他來源。
法國庇里牛斯山的南日比戈爾天文臺(Pic du Midi Observatory)
法國庇里牛斯山的南日比戈爾天文臺(Pic du Midi Observatory),,因當?shù)貧夂蚝铜h(huán)境對天文臺的影響有限,,因此這個天文臺又被稱為「干凈站」(clean station)。法國國家研究機構CNRS的科學家,,在該爾天文臺對海拔2877公尺的空氣進行了采樣,。
2017年6月至10月期間,每周測試1萬立方公尺的空氣,,發(fā)現(xiàn)所有樣本都含有微塑料,。利用天氣資料,他們計算了每個樣本氣團的軌跡,,發(fā)現(xiàn)微塑料來自北非和北美,。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學者史提夫史蒂夫.艾倫(Steve Allen)告訴《法新社》,,這些粒子能夠傳播這么遠的距離是因為它們能夠到達很高的高度,。
對流層是微塑料的高速公路
史提夫艾倫說,「微塑料一旦上到對流層,,就像上了一條超高速的高速公路,,」。
該研究還指出,,地中海和大西洋也是微塑料的來源。
「微塑料竟能來自海洋,,這是最有趣之處,,」史提夫艾倫說,「塑料能離開海洋到空氣中那么高的位置──這顯示微塑料最終不會下沉,,只是在海洋和空氣中無限循環(huán),。」
雖然南日比戈爾峰樣本中的微塑料含量不至于對健康構成威脅,,但研究另一位共同作者多尼.艾倫(Deonie Allen)強調,,這些微塑料顆粒小到足以讓人類吸入,,而且該天文臺位于受到相當保護、離污染源很遠的地區(qū),。
多尼艾倫說,,這也顯示將塑料運往國外絕不是有效的處置辦法,「它會回到你身邊,,」她說,。
參考資料:《衛(wèi)報》(2021年12月21日),No mountain high enough: study finds plastic in ‘clean’ air